2011年4月12日

【概念建構】工業區位

工業區位這概念在七年級的教材中,始終載浮載沉卻也一直無法完全割捨,
可見這個概念的重要性,以及此概念難以澄清的困境!
每次教到七下這個概念總要絞盡一番腦汁,
一點一點地嚐試與澄清,當然還有網路搜尋其他地理老師的想法。
逐漸發展出海報、漫畫、學習單,版本也一再更新。


底下去年教704、705兩班時,留下的教學筆記。
每年在教學時,如果在概念建構的過程有所突破,
我一定會留下這般簡短的指引,以免自己忘記:


範圍:七下第三課  單元:台灣的三級產業概念:工業區位
1.定義:工業區位是指
2.引起動機:窺看工業的生產流程(海報)3.分析各種工業區位因素(生產要素):    原料、市場、動力、…..(字卡),    歸納(放射圖)。4.提問:「各生產要素出現在不同空間?怎麼選?」    如,都市人較多市場大、資金多;農業原料出現在鄉村...5.提示:考慮「1.製造過程、2.產品特性」6.舉例A~製糖業:   (1)甘蔗(原料)→ 砂糖(產品);<圖片>   (2)體積、重量變小  <討論、講述>    > 原料區位  舉例B~成衣業:   (1)布(原料)→ 衣服(產品);<圖片>   (2)勞力眾多   <講述、圖片>   >勞力區位7.舉一反三:   麵包工廠、鮪魚罐頭、冷凍食品、煉鋁工廠、煉鋼廠8.工業區位的變遷:   隨著交通技術、冷凍技術的革新,以及市場導向的生產模式,使得工業區位的選擇更充滿彈性與變數。


2012.05.26更新
今年選書時看見翰林版100下的課本已經加入我底下對於空間的提問,還畫了插圖,覺得挺好的,但插圖稍嫌亂了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