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台灣、澳洲與APEC領袖會

國安(評) 096-261 號
September 7, 2007
APEC領袖會助澳洲「東方化」卻讓台灣頭疼
顧問 陸以正
關鍵字: APEC 經貿合作
(本文刊載於96.09.03 中國時報第A13版)

「亞太經濟合作論壇」 (Asian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一年一度的會議,昨天在澳洲雪梨開鑼。各國領袖將陸續抵達,以便在會外單獨晤談。正式的領袖會議(Leaders Meeting,用意在避免「高峰會(Summitry)」之名),要等到本周末亦即9月8、9兩天才正式集會。我政府原擬派蔡英文前往,遭到拒絕,由施振榮以「領袖代表」身分出席。

澳洲政府對此次會議的重視,超出世人想像之外。霍華德總理 (John Howard)8月29日特在雪梨最具影響力的「樓威學會」(Lowy Institute) 發表政策性演說,稱它為「澳洲歷史上最重要的國際會議」。言外之意,它比歷年美澳紐(ANZUS)同盟會議更重要,將促使澳洲改變舊日思想,更向東方靠攏。

澳洲派任的今年APEC執行長(ExecutiveDirector,中國大陸譯為總幹事)赫壽坦大使(Amb. Colin Hesseltine)上星期提出改組在新加坡的常設秘書處計畫,要大規模擴充人員與工作範圍。澳洲派駐APEC的史賓塞大使(Amb. David Spencer,按此職亦係創舉)也表贊同。在這兩天作為前奏曲的的資深官員會議(Senior Officials Meeting SOM)裡,勢將引起激辯。

這兩位澳洲大使的主張並非全無道理。APEC雖尚未滿18歲,作為它會員的各經濟體的GDP總額已佔全球總額一半以上,所佔全球貿易總額也迫近半數。澳洲八○%的貿易對手,就是APEC其餘的21個經濟體,歐洲包括英國還不滿二○%。

但如此重要的一個組織,在星加坡的常設秘書處卻只有20餘人,全年預算不滿400萬美元。每年開大會時,經費不敷部份,慣例全由地主國負擔,至少要花費二、三十倍。

APEC涵蓋範圍愈來愈廣泛,每個月都有各式各樣的大小會議,今年到現在已有30幾次之多,秘書處現有人員既疲於奔命,又缺乏專業人才。澳洲認為現行由大會地主國指派執行長,因而年年換人主持工作的制度,實不足應付事實需要。

但反對者卻指出:APEC所以能成功,正因組織具有高度彈性,不走其它國際組織的硬性路線,而以取得共識為最終目標。APEC旗下的各種會議,從來不投票表決,讓與會者能暢所欲言。正因為APEC沒有像紐約的聯合國或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那樣龐大的國際官僚體系,才使它比任何政府間或非政府團體(NGO)的國際組織,更有效果。

霍華德總理說,澳洲對今年APEC有四點期望:一、持續區內經貿合作;二、加強區域安全;三、藉由領袖間的個人接觸,增進澳洲與亞太各國的雙邊關係,他特別點出普丁、布希、胡錦濤、與環繞太平洋其餘各國;四、尋求阻止全球氣候急劇變化之道,包括加強能源安全,改進「京都議定書」的缺失,為環保而改善森林與土地利用等等措施。

而台灣關心的恐怕不是上述幾點,而是白宮國家安全會議負責亞洲部門的韋德寧(DennisWilder)上周末說的『台灣或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並不是國家』。他又透露布希與胡錦濤乘APEC之便,本周四單獨會晤時,一定會談到台灣問題。

繼美國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 (John DmitriNegroponte) 毫不客氣地對陳水扁總統放話之後,韋德寧故意透露消息,顯見華府與北京間已達成某種默契。布希總統這星期在雪梨領袖會議之前或會中,豈但將公開反對「入聯公投」,可能有更激烈的表示。

APEC組織所以彈性,正因為22個經濟體中,包括台灣和香港等非主權國家在內,是我國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如果受陳總統執迷不悟的影響,使台灣的會籍更降低到無法忍受的程度,倒楣的又是全國人民。